|
|
 |
南區發展趨勢 |
 鎮南休閒商業專用區 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 清雍正年間台中市轄城內以犁頭店街與大墩街同為台中市最早的市街,早期發展圍繞此兩條大街向四周擴大陸續形成三十張犁、四張犁、西大墩等集村聚落。台中市南區昔即為大墩街南方之農村地帶,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台灣建省,台中市屬台灣府所轄之台灣縣,本區屬台灣縣藍興堡,初議以藍興堡橋仔頭庄為省治中心,並著手興建省城,大南門建在現本區南門里南門路與明德街交叉口,小西門在現積善里國光路與建成路交叉口西南邊,惟省城興築未完成,即移設省會於台北,遂未及實現。
日據以後,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改台灣縣為台灣民政支部,翌年廢台灣民政支部,設台中縣,本市隸屬台中縣台中辦務署,台中之稱實始於此。光緒二十七年(西元一九O一年)廢台中縣置台中廳,民國九年廢廳為州,廢支廳為郡市,現本市昔屬台中州台中市及大屯郡之南屯、西屯、北屯各庄轄域,本區隸台中州台中市轄管,昔為老松區、若葉區,區內分老松町、敷島町、有明町、頂橋仔頭、下橋仔頭、樹仔腳、番婆、半平厝等行政區,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老松區、若葉區合併改隸為台中市南區。
南區近年重大建設計畫計有台中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綠線)、南區-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三民西路新闢工程、台中市五權南路延伸至大里、草湖、霧峰(台中縣段)、台中生活圈二號道路工程、台中市特三號道路建設方案、台中市至高鐵烏日站之聯外道路建設方案、鎮南地區區段徵收、福音街道路新闢工程、台中市兒173公園新建工程等,將扮演本區房地產重要推手。加上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大慶站、台中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整建及再利用舊市區內鐵道與舊糖廠等公有閒置工業空間方案、台中捷運紅線、形象商圈行銷方案、台中酒廠再利用、台中市綠川河岸空間美化工程等的興建開發,將大幅帶動本區的繁榮發展。未來隨著上述各項重大建設計畫發展的帶動下,相關建設的周邊房地產發展潛力是值得大家關注的重點方向。
|
 台中都會區重大交通建設 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 |
|
 台中市分區發展願景示意圖 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 |
|
 台中市都市計畫道路系統圖 資料來源:台中縣政府 |
|
|
 整體開發單元示意圖 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 |
|
|
|
|
|
|
|
|
|
|
|
|